为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,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水平。4月27日下午,理科教研室在公共基础学院党员活动室,组织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公开教学活动,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刘丰源主持,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这项有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。
本次公开课由“青蓝工程”培养对象范琳老师做汇报展示,授课内容为《有机化学——苯》。范琳老师依据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精心设计,巧妙地以含有苯环结构的药物为案例,将学生的思绪逐步引入新课,以讲故事的教学手段,传承着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朴实的科学研究精神,将“思政元素”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。
评课环节,参会教师依次对这节公开课进行了认真的点评,老师们普遍认为这节课教学过程清晰流畅,教学形式丰富多样,教学环节设计恰到好处,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。同时,老师们也对授课中存在的几点不足之处给予了中肯的建议。
教研室主任刘丰源对本次公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给予了肯定,希望青年教师能够积极探索公共基础课程与“思政元素”的高度融合。同时,对教研室的师德师风教育及政治学习活动进行了部署,要求教师们要不断充实政治理论基础,立德树人,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会后,卓晓华老师带领全体教师,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印发的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及习近平《论中国共产党历史》书中部分篇目。
通过本次公开教学活动,为交流探讨先进教学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平台,达到了相互交流、共同进步的目的,着力于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。同时,也将师德师风教育及政治学习活动落到实处,为推动以“课程思政”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不竭动力。